就兒童癲癇而言,熱性痙攣可以說是發生的比例最高的。在六個月大到五歲之間的小孩,約有百分之五會出現熱性痙攣。熱性痙攣一般分為典型與非典型兩種類型,典型的熱性痙攣之預後非常良好,而非典型的熱性痙攣其預後雖不錯,但將來出現癲癇的機會會稍微高一些。由於熱性痙攣的本質與一般的癲癇不盡相同,所以在治療方面並不需要像治療癲癇那樣的積極,絕大多數的情形下,不用藥物治療也沒有關係。

定義 (什麼情況算是熱性痙攣?)

在六個月大至五歲大的小孩,若因為突然間的發燒(體溫超過攝氏39度以上,偶爾38 度多也會。) 而引發抽搐(多半是全身性大發作,兩眼往上翻白,牙關緊咬,嘴唇發黑,四肢僵直或抽動),經過詳細的檢查,確定沒有腦炎、腦膜炎、硬腦膜下出血、低血糖、低血鈣、電解質不平衡、輪狀病毒感染等會引起痙攣的疾病,小孩本身也沒有癲癇的病史,那麼這個小孩的痙攣便可以認定為「熱性痙攣」。

原因 (小孩為什麼會有熱性痙攣?)

熱性痙攣之所以會出現,主要有下列兩個因素:一是腦的發育尚未完全成熟;一是突發性的高燒。五歲以前的小孩,腦的發育還沒有完全成熟,腦細胞比較容易被激發而發出強烈的電波,進一步的導致痙攣;而突然間體溫快速的上昇,也會使腦細胞更不穩定,而更容易放出強電波,引發痙攣。

引起熱性痙攣的情形有那些?

任何疾病若會引起小孩的體溫在極短的時間內,快速的竄升,便有可能引發熱性痙攣。最容易導致小孩子們發高燒的疾病是感冒,亦即一般的病毒性感染,所以感冒可以說是引發熱性痙攣最常見的因素。就特定的疾病而言,嬰兒玫瑰疹往往以熱性痙攣為最初的表現。

好發年紀

熱性痙攣多半發生於六個月至五歲大的小孩,當然也有例外,有時五個月大就發生,有時遲至六歲,甚至七歲還會發生。

熱性痙攣與癲癇的關係

熱性痙攣與癲癇之產生並無直接的因果關係,換句話說,絕大多數熱性痙攣的小孩長大之後並不會變成癲癇。不過若熱性痙攣之疾病屬非典型的話,將來出現癲癇的機會較一般人高些。

非典型熱性痙攣之特徵

1. 抽搐時間持續超過十五分鐘。
2. 抽搐時不是全身性,而是單側肢體或局部抽動。
3. 二十四小時之內,反覆抽搐兩次以上。


那些熱性痙攣的小孩,將來出現癲癇的機會較大?

1. 熱性痙攣是非典型者。
2. 小孩本身就有神經方面的障礙或缺陷。
3. 直系血親當中有癲癇患者。

若上述三個因素皆存在的話,將來出現癲癇的機會達百分之十以上。若沒有上述任何因素的話,出現癲癇的機會僅百分之一至二而已。

熱性痙攣的治療與處理原則

有些小孩的熱性痙攣發作的相當頻繁,體溫不很高也會抽搐,或是一發作起來要抽很久才停止,那麼就可以考慮長期藥物治療。一旦小孩在家中又突然抽起筋來,不必急著送醫,光照抽搐的一般處理原則,讓小孩側身躺下,靜待抽搐停止,在送去醫院檢查。如果抽筋超過五分鐘仍無停止的跡象,則需立即送醫處理。

參考資料:www.vghtpe.gov.tw/~pns/epilepsy.htm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ilanono 的頭像
    Milanono

    milanono的部落格

    Milano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